|
|
訂閱社區雜志 |
訪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 |
(時間:2022/2/11 9:35:16) |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向全球莊嚴承諾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后,落實雙碳目標的各項工作在各省份迅速展開。就我省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而言,“3060”絕不僅僅是一種任務。我省是經濟強省,長期以來能源需求巨大,目前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在消費總量中占比依然較大。我省欲按期乃至率先實現上述“雙碳”目標,除了大力推動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利用外,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尤其是風電、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進一步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清潔化步伐,是目前的最佳路徑之一。
迄今為止,我省新能源開發規模不斷快速增長,在發電總量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截至2021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容量3791.45萬千瓦,占總裝機量的25.67%。到2020年底,江蘇省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分別為1547萬千瓦、1684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裝機居全國各省之首。但是,近幾年我省出臺的部分相關政策似乎呈現“減速”效應,令能源市場及產業界產生了某些憂慮。我省陸上風電的“暫!焙汀皣揽亍,便是其中引發業界關注的政策之一。譬如:2019年6月,我省曾暫停當年度集中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去年7月,省發改委發布通知:“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嚴格控制新上陸上風電項目。
究竟應當如何看待我省新能源開發領域的上述政策?在我省能源清潔化利用乃至實現“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當前風電——特別是陸上風電還具有怎樣的價值與作用?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
記者:如何看待江蘇近幾年“暫!薄皣揽亍奔惺疥懮巷L電項目開發的一系列政策?
秦海巖:江蘇的上述政策實際上均源自國家的政策調整。2019年6月,江蘇暫停集中式風電項目競爭配置;2019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十三五”以來,我國風電有序平穩發展,技術持續進步,成本逐步降低。2019年一季度末,全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89億千瓦,已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的90%。通知提出:為實現風電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今后的落地政策將突出“積極推進平價上網和加大力度競爭配置”兩大主攻方向,強化風電送出和消納保障,推動風電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江蘇的政策中,其實還明確了“鼓勵分散式風電開發,采取多種方式支持分散式風電建設”。
去年7月,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新上陸上風電項目。此前的5月,國家能源局已發布針對相同領域的通知,明確提出:已核準存量風電、光伏項目應在規定時限內建成投產,超出核準期卻長期不建的項目,各省應清理,不具備建設條件的應廢止。江蘇的通知中還特別提出,“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優化風電、光伏發電結構,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并提出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力爭全省2025年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300萬千瓦以上,其中風電、光伏將累計新增3069萬千瓦以上。
我的理解,江蘇近幾年“暫!薄皣揽亍奔惺疥懮巷L電項目開發的一系列政策,不是限制陸上風電的繼續開發,而是強調開發結構與開發方式的調整,強調的是高質量發展,更不是意味著全省扶持風電乃至新能源發展目標的改變。希望江蘇在完善好各項配套工作的基礎上,重啟陸上風電開發,為江蘇經濟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對于江蘇而言,繼續大力發展風電是否仍是推動能源轉型的核心舉措?
秦海巖:江蘇屬于經濟發達省份,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總耗能約占全國的6.4%,且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2020年的煤炭消費比重高達54%,火力發電量約占總發電量的86.95%,減排壓力巨大。江蘇省消耗的煤炭、原油等主要依靠省外調進或國外進口,能源安全存在較大隱患。要想實現全國的碳減排目標,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江蘇等沿海省份必須先行,在當前需要做到“電從遠方來”與“電從身邊取”并進,陸上風電可以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時至今日,陸上風電已是最成熟、最具大規模開發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加快發展陸上風電是各地落實“雙碳”目標的一條最經濟可行路徑。
記者: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中,江蘇省的能耗強度降低進度目標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均被亮起“紅燈”,能耗不降反升。大力發展風電是否是江蘇達成能耗“雙控”目標的最佳途徑之一?
秦海巖:2021年,江蘇的節能形勢嚴峻。2021年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因此,加快開發風能資源,既可以很好地支撐完成能耗“雙控”目標,還能夠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一舉多得。
記者:“十三五”以來,江蘇沿海地區風電產業鏈快速形成、產業集群逐漸集聚,大力發展風電是否是江蘇尤其是江蘇沿海地區謀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秦海巖:江蘇風電產業起步較早,在項目規;_發的帶動下,已形成很健全的風電產業鏈體系,涵蓋開發建設、部件與整機供應、配套服務等,并在鹽城、南通、連云港等地打造出百億乃至千億級的風電產業集群,風電已經成為江蘇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增長點與動力源。這些基地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還源源不斷向國外出口風電設備。
記者:江蘇的陸上風電資源儲量及發展空間如何?
秦海巖:在各種發電形式中,風電是最節地的發電技術。當前風電普遍使用的是圓錐塔筒,其地下基礎部分深埋至少2米,不會影響耕種,露出地面的承臺部分占地不足100平方米。目前,單機容量為5兆瓦的風電機組正成為我國陸上風電市場的主流機型。據此計算,開發1億千瓦風電裝機需安裝2萬臺機組,占地200萬平方米,即3000畝。同時,江蘇省擁有豐富的陸上風能資源可供開發。據國家氣象局評估,江蘇省陸上100米高度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7億千瓦。而截至2020年年底,江蘇省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954.7萬千瓦,利用率不足0.06%,潛力有待挖掘。與國外的對比同樣表明了這一點。以德國為例,到2020年年底,德國全國的單位國土面積風電裝機容量接近154千瓦/平方公里,5個州突破了240千瓦/平方公里。由于裝機密度高,整個德國甚至被形象地描述為“一個大風電場”。江蘇目前尚不足90千瓦/平方公里,潛力遠未被挖掘出來。
此外,江蘇省的分散式風電發展前景廣闊。一方面,依托持續創新,風輪直徑的加大、翼型效率的提升、控制策略的智能化、超高塔筒的應用以及微觀選址的精細化等,機組的發電效率和可靠性顯著增強,低風速風能資源的開發價值也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江蘇省內的大量工廠園區、港口碼頭、村前屋后、田間地頭等,非常適合“見縫插針”開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這方面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在土地獲取條件嚴苛的江陰臨港開發區,借助分散式開發模式,利用港口的堆場邊角土地,目前已投運14臺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3萬千瓦。這些機組所發的綠色電力不僅可以滿足港口近一半的用電需求,還使得整體用電成本下降了20%以上,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德國的情況也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德國90%以上的陸上風電項目裝機規模少于9臺,接入6-36kV或110kV配電網,風電機組廣泛分布于港口、工業區和田間地頭。由此可見,未來江蘇省的分散式風電大有可為。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